18 JUL 2014
第六屆清華大學《港澳研究》暑期班「文化交流之夜」於2014年7月17日完滿結束!當晚清華大學與浸會大學的學生施展渾身解數,透過音樂、舞蹈,互相交流兩地文化,令晚會氣氛帶至高潮,所有參與者滿載而歸。
「文化交流之夜」為第六屆清華大學《港澳研究》暑期班的重頭活動之一,意在透過各種各樣的表現,令兩地的文化得以互通。是晚由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音樂比賽的得主先為大家獻唱一首深情歌曲《情非得已》,引起參與者的共嗚。及後,清華大學的同學以古琴帶大家沈醉於古色古香的音樂世界中,又有同學以廣東話為大家獻唱。
為大家掀起首次「安歌」熱潮的,不能不算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幹事會兩名幹事的表現,以鋼琴伴奏唱出《彩虹》,並在大家的「安歌」呼聲下再獻唱《青花瓷》。及後香港浸會大學的同學自彈自唱的悅目演出,亦讓在場同學驚喜萬分。
在休息片刻後,晚會主題轉到特色文化的表現,先由清華大學的同學為大家演奏了不少帶有鄉情的歌曲,浸會大學的Pendular樂隊即以本土主題的音樂回應,相映成趣。及後,晚會的表現轉到舞蹈環節。清華三班的同學表演集體舞《小蘋果》,並一再「安歌」,而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幹事會則為大家表演營火舞,其中《嘻唰唰》的輕快舞步,觸動大家內心深處的情緒,全體參與者隨即圍成圓圈,隨歌起舞,雙方互相教導及帶領各自的舞步,打成一片,好不熱鬧。
最終,「文化交流之夜」於當晚9時半圓滿結束,大家都興載而歸。是次的活動得以順利完成,實在歸功於一眾參與者的踴躍參與和積極投入,以及各單位及人士提供的協助,特此鳴謝!
當晚節目表:
方子軒(香港浸會大學):《情非得已》
謝若嫣(清華大學):古琴演奏《醉漁唱晚》
崔春雪(清華大學):《落地開花》
盧嘉雯、范育銘(香港浸會大學):鋼琴伴奏演唱《彩虹》(安歌:《青花瓷》)
廖穎聰(香港浸會大學):吉他彈唱《Grace Kelly Bules》、《分分鐘需要你》(安歌:《約定》
余雋霖(香港浸會大學):Ukulele彈唱《I Love U無望》
許稼軒(清華大學):吉他演唱《麗江之歌》;與神秘嘉賓梁頌軒吉他演唱《寶貝》
任婕(清華大學):小提琴演奏《鼓浪嶼之波》
Pendular樂隊(香港浸會大學):《回家》、《自由的空氣》、《常言道》(安歌:《董小姐》)
清華三班:《小蘋果》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學會幹事會:營火舞《成吉思汗》,《What Makes You Beautiful》、《嘻唰唰》
追加舞蹈:
《浪花一朵朵》、《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特別鳴謝:
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劉楚華教授
方金平先生
梁頌軒先生
鄧祿丹小姐
蒙青先生
各學生代表及工作人員